李广新                    

         根据部队工作需要和《兵役法》的规定,战士一般服役三至五年就要复员,从哪里来回哪里去。于是,便有一批批新兵补充进来,始终保持部队具有旺盛的战斗力。

    我第一次参加带兵是1972年底去湖南怀化县。我们那个新兵连的连长是徐二柱,我是指导员,我们八连的排长赵国安那次也跟我去带兵,担任排长,还有一名排长姬国祥,是六八年兵,卫生员是杨向东,六九年兵,其他人就记不太清了。那次我们全体带兵人员从辽宁乘火车首先到达湖南长沙,因怀化当时还没通火车,我们便乘大客车前往。我们中途还在邵阳市住了一晚,然后经过黔阳,翻越雪峰山,我清楚地记得那次过雪峰山时扣人心弦的场景,雪峰山很高,大客车沿着盘山道行驶,一会上山,一会又下山,汽车的刹车片都冒出青烟,没有一定技能的司机是很难胜任的。经过一天的行程才到达怀化县城。怀化县地处湘西,是个山区,那里的气候虽然比东北温暖,但每天都是阴沉沉的,既不象雾又不象雨,真是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衣服洗了几天都干不了。那里的人讲话全是湘西话,很少有人能讲湘西普通话,交流起来很费劲,只有少数几个乡干部和城里有文化的人,才能勉强交流,这也是我们征兵工作的一大困难。那里人喜欢吃辣椒,真是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我们吃那里的菜都有点辣的受不了。那里人喜欢吃熏肉,就是把肉吊在灶头上,长时间的烟熏火燎,使肉的表面变得黑乎乎的,吃的时候用水洗干净。后来我想,不是他们喜欢吃熏肉,而是那时条件差,没有冰箱,这是保存肉的最好办法了。那里还有一种蔬菜叫良(音)薯,可以生吃,我从没见过,我尝了尝,象吃生土豆,不好吃。现在南京也发现有这种蔬菜了,这是市场经济商品流通的结果。

          征兵工作主要是由地方武装部门,按照下达的征兵指标,把合格的兵员送交给部队。这不是说我们带兵人员就无亊可做了,我们要跟踪征兵的全过程。在定兵之前要和每一个身体合格青年见面,并深入其家庭进行家访,以便掌握这些青年尽可能多的情况,争取定兵时的主动权。地方武装部门为了后备兵员的储备,往往想把快超龄的青年先送走,以及一些问题青年,如孤儿、难以管教的青年送到部队去。由于我们已掌握了应征青年的情况,对于不满意的青年我们也尽量以各种理由不予接收,争取把最好的青年带到部队去。

    怀化县地处湘西地区,人们生活比较贫困,适龄青年报名参军湧跃,兵源充足,经过一个多月的工作,我们共接收新兵200人,组建了一个新兵连。征兵结束后,地方政府会协助部队,一直把新兵送上车,等车辆开动后他们才算完成任务。

   来到部队后,和其他地方征来的新兵一起组成新兵营,开始为期三个月的新兵训练。训练内容主要是政治教育、条令条例学习、队列训练、射击和投彈训练等,最后进行实彈射击。训练结束后,我们新兵二连的新兵除少数人到了团机关和直属队,基本都分配到了二营各个连队。

 

        一九七五年,我又一次参加了征兵工作,来到黑龙江省牡丹江地区宁安县,征兵过程和以往征兵大同小异,只是东北冬季气候十分寒冷,我们都穿上皮大衣,戴上皮帽子。你看过《林海雪原》电影吗?我们从哈尔滨乘火车去牡丹江,沿途很多地方都是林海雪原,就像电影里描述的那样。使我身历其境地想到了毛主席的那首诗:“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我第一次看到真正的滑冰场面,就是在宁安县城的滑冰场,那些大姑娘小伙子在滑冰场里,像登上风火轮一样,在冰面上奔驰,这种场面在南方看不到,怪不得我们国家的滑冰运动员大多来自东北。一个多月很快就过去了,那次我们在宁安县也征了一个连的新兵,和吉林抚松县的新兵一起组成一个新兵营。同样经过三个月軍训后,把他们补充到老连队。有一个新兵叫杨久峰,我一直从他们家把他带到部队来,他身高一米九以上,我想让他到部队打兰球,所以他对我特别有感情,前年他到上海旅游,还专门从上海到南京来看我。他从部队复员后,现在是牡丹江烟草公司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