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新                                                       

        东北的冬季十分寒冷,滴水成冰,施工无法进行,同时部队也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整和训练,所以每到冬季都要进行三个月左右的冬训。冬训的内容主要是政治学习、队列训练、射击训练和实彈射击。也有娱乐活动,团里有文艺宣传队、电影放映组,部队几乎每周都可以看到一场电影。放映前几个连队在一起进行拉歌比赛,气氛十分活跃。

   大概从一九七三年开始,冬训又增加了一项内容,就是“拉练”,拉练就是长途行军,往往以营为单位,几个连队同时出发,连续一周至十天左右时间,事先拟定一个行军路线,沿途宿营都在农村,专门有人在前头与当地农村干部联系,动员老百姓腾出部分民房,供部队到达时宿营。

        我们二营第一次拉练是去河北省遵化县,一个大寨式的农业典型沙石浴,还有一个刚解放时被毛主席表扬过的先进典型,叫三条驴腿的“穷棒子社”。那个地方离我们部队有四百公里左右,我们每天行军都在60华里以上,也有780华里的,还有一次我们一天走了120里。途中我们还经过了长城的喜峰口,看到了巍峨的长城。

   我们行军都要背上背包,还有武器,连长指导员走在队伍前头,副连长和副指导员走在队伍后面,负责收容,排长走在各排的前面。这样的长行军难免有掉队的,实在不行了,部队有汽车收容。说实在的,不论干部还是战士,从来都没走过那么多路,一路上走不动掉队的,一瘸一拐的,呲牙咧嘴坚持走的,让人心痛又好笑!而且百分之百的人脚上都磨出了泡,由于大家都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硬是坚持下来了。在行军过程中,战士们之间互相帮助,你帮我背包,我帮你背枪,很是感人!到达宿营地后,各班按照安排住下来,脚上磨出泡的开始排泡,最好的办法是用一根长发,用针穿进水泡里,长发不用拿出来,这样水泡里的水就可完全排出来。大部分战士脚上都不止一个水泡,我也不例外,有一天我脚后根磨出一个水泡是全连最大的,我赶紧排除这个水泡后,又到各班各排去检查宿营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干部要处处身先士卒,对战士是一种无形的鼓励。说实在的,拉练真的很辛苦!每天走那么多路,到了宿营地腿都直了,躺下就不想动,脚上的水泡还阵阵作痛。但作为一名干部,再苦也要顶住,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对战士有丝毫的影响,以免影响第二天的行军。

   因为我们每天都在农村老乡家宿营,所以每到一地,战士们都主动为老百姓打扫院落、担水等,很受老百姓的欢迎。炊事班也要很快搭好灶台做饭(各连都专门有一辆马车拉着锅灶、柴米油盐菜等。最近我听说我们连当年拉练赶马车的战士令狐守海已经病故了,很是痛心!)。连队领导要深入各班排检查,看看部队情绪如何,还有什么问题。夜间要派出哨兵站岗巡逻。

         到达沙石浴和“穷棒子社”后,请当地领导给部队作报告,介绍他们的先进事迹,并进行现场参观。回想到我在读小学的语文课本上,就有“穷棒子社”的故事,当时身临其境的感动是可想而知的!

   拉练确实能锻炼部队,既考验了官兵的意志,又增强了大家的体质。为冬训后投入艰苦的国防施工,打下了坚实的精神和体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