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饼往事
小时候,家里很穷,直到十五岁那年才尝到第一块月饼的美味。
记得那是一九六七年中秋节的前一天。放学回家,我推开房门的瞬间,屋里有一种从未有过的香味。妹妹看见我,拍着小手冲我喊:“咱们今天有月饼吃了!”
看到炕上放着用纸包裹着的四块月饼,我扑了过去。母亲过来就给我一巴掌。“等你爸回来一起吃。”
母亲在厨房做饭,猪肉、白菜、土豆混合一起炖,香味充溢了整个土草房屋。父亲养蜂。这天早早赶回家。母亲看父亲回来了,就把月饼纸包打开,分给每人一块。妹妹接过月饼,上去就是一口,“真香。”母亲则拿着属于自己的那块月饼,回厨房做饭去了。我双手握着分得的那块月饼,跑到了院子里。仔细端祥那块月饼,月饼原来是这样,圆圆的、蛋黄色,还有好看的花纹。夕阳照射到月饼上,泛着金黄色的光辉。
我舍不得吃,用刀锯把它割成了四块。心里盘算一天吃一块,能享用四天。想到这儿,回屋找到包月饼的那张纸,小心的把那三小块月饼包裹起来,用篮子挂在椽子上。我把余下的小块月饼贴近鼻子闻了闻,好香。用舌头舔了舔,有点甜。慢慢的把那一小块月饼送进了嘴里,小心嚼着。月饼的滋味很甜。世上竟有这么好吃的东西!那一瞬,我想月饼也许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物,没有任何东西能与之媲美吧。
有好的东西,人可能就兴奋,父亲唱起了朝鲜民歌。浪漫温情的家,添了几分欢愉。
月光温柔、静静的洒进房里,与父亲古老的歌曲交织在一起,温馨、浪漫。月夜是那么美好。歌声里能感受到父亲的喜悦,还有一点点的忧伤。
月饼像月亮,月亮似月饼。月亮好看,月饼好吃。月亮中看不中吃,月饼中看又中吃。朦胧的月夜,我立下了朦胧的誓言:长大后,挣钱买好多好多的月饼,放在柜子里,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想送给谁就送给谁。用分成份吃。
那年夜,那个中秋夜,一个少年美好的愿望与志向。
我家与学校的距离大概有十多里,全是山路。 第二天下午上放学。在回家的路上轻松快活。蓝天白云、秋高气爽。山上的树叶五颜六色。美丽的秋天,收获的秋天。四时之美秋为最。有几只喜鹊在柳枝上叽叽喳喳地叫着。一想到家里还有一块月饼在等着我,我加快了脚步,连蹦带跳往家赶。渴望享受第二块月饼给我带来的喜悦与快乐。我的期待!我的享受!
我气喘吁吁地跑到棚子前,忽然听到一声响,只见一只喜鹊从脸盆大小的窟窿处飞出去。棚子是用几根柞木杆搭起,四周由玉米秸围起来的,极简陋。让牛连啃带拱,破烂不堪。在悬挂月饼的下方,我发现地上有散落的月饼碎渣。纸里包着让我期待享受的那三小块月饼也不见了。一只喜鹊正栖在一棵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
可恨的喜鹊,竟然把我的月饼给偷吃了。我顿时火冒三丈,跑到后院,寻那只喜鹊。那只喜鹊还在杨树上,一副得意洋洋的样子。我有些气急败坏,捡起一块石头,照准喜鹊扔过去,没打着。飞了、飞了……
我坐在房门前,眼泪顺着脸颊流了下来,恨着那只该死的喜鹊。
母亲领着妹妹回来了。见状,问我:“怎么了?”? “我的那三小块月饼被喜鹊偷吃了。”母亲无语,进屋。一会儿,她手里拿着半块月:“嗯,吃吧,月饼给你和妹妹留着呢。” “妈,你没吃?” “妈不喜欢吃甜的 。”我接过母亲手里的半块月饼,掰了一半给母亲:“妈,你吃,你不吃,我也不吃。” 母亲笑着接过本该属于她的那一小块月饼,转身进了屋。那一瞬间,我看见了母亲的眼睛里嵌着泪。
从那以后,上学、放学的路上,有一阵儿,只要见到喜鹊,气就不打一处来,捡块石头就扔过去。“还我月饼!”?其实,我知道,那只喜鹊并不一定是偷吃我月饼的元凶。
后来,我当过兵,专业回来在工厂上班,当木工学徒,挣的钱也不多。记得也是一年的中秋节,单位每人发了一斤月饼。我下班又买了四斤月饼拿回了家。母亲见状,问我:“干啥买这么多?”我和母亲提起了学生时代的那段月饼往事,母亲笑了。
现在吃月饼,总是觉得没有小时候的那块月饼香甜可口。
我很感激那只喜鹊,让我有了一段对少年时代美好月饼往事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