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追思一一怀念熊元启战友
戴宗福 徐永立
在我的相册里有一张十分珍贵的照片,那是与我同年入伍的战友刘喜耕1985年寄给我的,当时他任石首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画面是1963年入伍的石首籍战友追思"优秀政工干部"熊元启事迹后的合影。30多年来,这张照片一直珍藏在我的相册中,不时勾起我对这次追思会的回忆!
1985年在军事经济学院指挥系学员三队任政委的我,一天上午接到系里通知:要我安排好工作,回家乡石首市参加"优秀政工干部"熊元启先进事迹追思会。就在我约好黄陂县战友殷世先(入伍前在石首工作)准备前往时,接到了刘喜耕的电话,告知因临时决定,暂不邀请外地宾客!
我与熊元启同年入伍,1963年12月千里迢迢来到山东新汶铁道兵四师新兵营,四个月紧张的新训结束后,几十名新兵分配到山西太原铁道兵四师十九团(工建二0六团前身)。后来才知道熊元启在四营十六连,而我在三营九连,相距近20公里。国防施工实行"三班倒",我们从未谋面。
一直到熊元启1969年复员到江汉油田工作后才见过二次:一次是1971年,我到武汉出差,战友告诉我熊元启在江汉油田驻汉办事处工作,我在汉阳见到了他;一次是1974年,我回石首探亲,刘喜耕告诉我熊元启回石首搬家前往江汉油田,我和刘喜耕前往其家中探望。
熊元启,湖北省石首市人,生于1944年,196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9年复员,支援"三线"建设到江汉油田工作,先后担任指导员、宣传科长等职,1985年7月因病去世。
熊元启忠于党的事业,热爱思想政治工作,创造性地提出了政工干部必须具备“自信、自强、自尊”的“三自精神”。
熊元启是一名优秀的基层政工干部,曾21次立功受奖。他创造性地提出了政工干部必须具备“自信、自强、自尊”的“三自精神”。自信,就是相信思想政治工作是高尚的、光荣的,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自强,就是以顽强的意志和开拓精神做好工作,用事实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在人们心中的地位;自尊,就是以身作则,自己尊重自己。
“三自精神”是熊元启一生的真实写照。在肝癌晚期,他忍受着巨大的痛苦,争分夺秒地工作,坚持上党课、起草调查报告、布置青工培训、组织干部理论学习、找党员谈心,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熊元启的事迹曾一度在全国产生了强烈反响。1985年10月,石油工业部授予熊元启“全国石油战线模范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光荣称号。同年12月,中共湖北省委作出《关于开展向优秀政治工作干部熊元启同志学习的决定》。
历史往往有着惊人的巧合。1986年5月5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用大半版篇幅刊登了"优秀政工干部"熊元启的长篇通讯并配发了评论员文章《自信
自强 自尊 一一我们的时代需要千万个熊元启》。30多年后的2018年5月5日,《人民日报》在第一版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组织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共产党宣言》时强调,我们要把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与我们现在正在做的工作统一起来,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熊元启以信仰之光,照亮奋斗之路,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追思熊元启的先进事迹,重温熊元启的"三自精神",我们将获得更多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