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趣事》
刘正明
“文革”期间,除了孩子,全国人民都陷入派性之中。部队向地方派出的“支左”人员也不例外。
1967年,总后勤部驻扎在在山西省的工建206、205、201团奉命抽调近百名干部派往太原铁路一中支左的“组训23团”也在“文革”派性中陷的不能自拔。我们那时支持的领导干部是刘格平及群众组织“红总站”, 对立面就是领导干部张日清及支持他的“红联站”。
于是,“红联站”的人就经常打电话来辱骂、骚扰我们,特别是半夜睡得最香的时候。来电话的人确认我们是组训23团后,便骂我们支持刘格平是“保皇狗”;骂我们政委苏梦岐是“苏修梦见刘少奇”;说我们支持刘格平“绝无好下场”。让我们不胜其烦。我们是解放军,又不能和对立面群众“对骂”。战友孙庆鹏(206团财务股会计,徐州人,已故多年)想了个对付的办法。
一次,对立面又在半夜打来电话(凡骚扰电话,专在你最需要休息时来惊扰你):是组训23团吗?
“对不起,你打错了。” 电话扣掉。
一会儿电话又打进来:是组训23团吗?
“这里是火葬场!”
“真晦气。”——对方很扫兴的扣了电话。
再来电话,还是回应“火葬场”,并问他:有业务要联系吗?
“怎么老是火葬场?谁和你联系业务!”——对方像被蝎子蛰了似的,匆忙挂了电话。
此后,半夜再无电话骚扰。
2013.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