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节日


      如果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春节是富人的节还是穷人的节?大家定会无法回答。因为,这节日,只有民族性,没有阶级性。
追溯起来,春节,最先只是中国汉民族的节日,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过去中国的少数民族是不过春节的,他们都有自己民族的重要节日。如藏族的雪顿节、蒙族的那达慕、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中国还有十个信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过古尔邦节(宰牲节)、开斋节
      我小时候,家乡那一大片回族聚居区就不过春节。不放鞭炮、不吃年夜饭,正月初一也不包饺子。年三十晚上,我们和平时一样早早的吹灯入睡。只是到了午夜,被远处此起彼伏的鞭炮声震醒,才知道那是汉族街坊家里在请家堂、守岁、吃年夜饭。那时,躺在被窝里的我还好奇的想:半夜三更的,正是做梦的好时候,他们半夜吃什么饭呀?
      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毛主席实行民族平等政策,提倡各民族一律平等,中华民族大团结了,各民族融洽相处、互相尊重包容。又加上春节被政府规定为全国的法定节日,吃公家饭的还可以放假过节。慢慢的,春节就成了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也开始学着汉族同胞大年初一早起,见了街坊邻居,互道过年好!,也做好吃的,改善生活,给孩子穿新衣、戴新帽……。除了春节,汉民族还有一些传统节日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泊来的公立元旦(新年),也被政府列为法定节日,成了全民共享。除了阿拉伯和波斯民族的节日(那是我们祖先传下来的),我们回族不过其他的洋节。
      “
圣诞节,原是犹太民族的节日,因为耶稣基督是犹太人,犹太民族为了纪念他,就把他出生的那天(1225日)定为圣诞日,把他出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纪年元年。新中国成立时,就接受、实行了世界公用的这一纪年方法。
看过《圣经》(新、旧约全书)后,就会知道,耶稣基督教天主教就是从以色列犹太教演化而来的(还有伊斯兰教的《古兰经》里面对一些生活习俗的规定,也是从犹太人的《圣经》里移植过来的)。千年以前,罗马帝国强盛的时候,他们攻占了以色列的耶路撒冷,焚毁和拆除了犹太人在此建造的神殿、城墙和居处,抢走了他们供奉在神殿里的金银器皿和财宝,灭了以色列国。犹太民族被杀戮、驱赶,被迫逃离耶路撒冷,散居在欧洲许多国家,成了没有祖国的寄居民族。但犹太民族把他们的文化(包括宗教)带到了欧洲各国,对西方许多民族有很广很深的影响。可见犹太民族的文化和信仰能量有多大。
      请大家不要牵强的把八国联军与耶稣基督联系在一起,他们八佰杆子扒拉不到一块。耶稣诞生在两千多年前,八国联军侵华的事是在一百多年前。而且八国联军里面还有我们一个东亚近邻,同样与我们一样有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日本,它不是耶稣的徒子徒孙。好像欧洲俄国等斯拉夫民族以及突厥族后裔也不是耶稣的子孙。倒是我们所敬爱的马克思、爱因斯坦、居里夫妇、前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博士等世界精英与耶稣基督同出自犹太民族。
      不要把圣诞节刻意政治化,圣诞节,在西方国家,就如中国的春节,是一个借庆祝耶稣基督诞辰而家庭团聚、其乐融融的节日。
中国的年轻人,喜欢追潮,喜欢节日凑热闹,就像拜年一样,相互在网上问一声节日快乐,没什么大不了的。社会主义奋斗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也就是世界大同,即全世界民族大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肤色,不分国界。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信仰和节日,要有宽宏大量的胸怀,彼此要相互尊重。中国现在已进行了近40年的改革开放,十九大报告和决议又进一步强调还要更加深入改革开放。我们现在在全世界推行的一带一路战略和人类利益共同体理念,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和人民放眼世界、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要有包容的大国胸襟,不要搞狭隘的民族主义。允许外国朋友和华人一起过春节,你也可以礼节性地向人家道一声圣诞节快乐。毕竟全世界有那么多民族在过圣诞节,他们的孩子们也像中国的孩子们盼望过春节一样,希望父母长辈给他们送上一份节日惊喜。
每年此时,中国各大超市入口处都布满了圣诞礼物,很有节日气氛。我知道这是商家在抓时机搞促销。他们不是卖国,而是卖货,创造利润的同时也为国家缴税。君不见浙江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里,从圣诞树到圣诞老人的衣帽、各种礼品,琳琅满目,吸引了世界各国前来采购的客商。在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和东南亚国家,从女士戴的盖头、披肩,男士戴的黑、白礼拜帽、穿的大白长袍,现在,90%以上批发自浙江义乌。这就是敞开大门,面向世界。我们的思维也要放开,不能固步自封,恪守僵化模式。
      我们中国,要立足国家、放眼世界、逐步引领世界潮流了,不可妄自尊大,不可只读《中国通史》,只知中国;也要读读《世界通史》,了解一下中国以外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