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到老学到老
济南古时就有“齐烟九点”的典故。在千佛山“兴国禅寺”寺门山路下方,有座牌坊,坊楣上面就有“齐烟九点”四个大字。
“齐烟九点”,是古人所指的在济南(古时称历城、齐州)城北、黄河之南的平地上,突兀着九座小山(华不注山、北马鞍山、匡山、鹊山、粟山、药山、卧牛山、峨眉山、标山)。其中,这粟山的“粟”,我一直马马虎虎的看成是“栗子”的“栗”。所以把这山一直喊作“栗山”。还自以为是的以为古时这山上肯定种有栗子树。在济南生活了几十年,就这样以为那座山就叫“栗山”。
大前年,我因病住了一次院,在和同病房一位比我小十岁的病友聊天谈起济南的“齐烟九点”时,我还对他如数珍宝似的提到“栗山”。谁知那病友反问我一句:你说什么栗山?我说:是呀,就是栗子的栗那座小山呀。他说:那是粟山!
什么?粟山?我喊了几十年“栗山”了,再不济也算是济南人了,那山名还能叫错?他说:你回家看看地图吧。我心想,济南地图我都看遍了,小小的“栗山”我也喊了几十年了,从来没有人给我指出那山叫粟山。因为心里很自信,又有些不服,等打完吊针,我就迫不及待的请假回家一趟,专门回去查看地图。为了看的清楚,我拿着放大镜在济南地图上找到我说的那座“栗山”,结果让我傻眼了!那西字下面竟然是一个“米”字!而不是我一直认为的“木”字!是的那“粟”字不仔细看,还真像“栗”字。我就这样马虎了几十年,真让我羞愧难当,做了几十年的济南人,竟把一座“齐烟九点”之一的“粟山”以为了几十年“栗山”,这不让人笑掉大牙吗!
回到医院,我就对那位病友连忙作揖,口中说道:实在惭愧,我看了地图,还是你说的对,那山不叫“栗山”,叫“粟山”,我得拜你“一字之师”!要不是你给我纠错,我会一直把这山名念错下去,岂不贻笑大方。他说:这也难怪,地图上这字确实太小,又是型状极相似的字。我知道他是怕我难为情,在宽慰我。可我还不是一个虚荣爱面子到自欺欺人的人,我从心底里感谢这位坦诚、直爽的病友。
此事让我感悟颇深。生活中有许多认知,我做不到十全十美和最好,但谦虚谨慎、见贤思齐,应该是我一生中需要认真坚持的。同时我也要做那位病友那样的对人直爽、坦诚不藏私心的人。
(17.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