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初冬,我和副连长杨步云受命,从河南灵宝来太原上兰村206团驻地,为接陕西六九年新兵而集训。全团的接新人员就在太原机械学院(现叫中北大学)校园内训练了一个多月,然后出发去陕西。
那时候陕西和山西虽然相邻,但因黄河阻隔不通火车,必须从太原站乘火车出娘子关,绕道石家庄再换车。在石家庄车站换车时,一节车厢是硬坐,一节车厢是硬卧。当时,总指挥马啟学营长决定:一半坐硬坐,一半睡硬卧,到郑州站后再轮换,我和马营长等先睡硬卧。
第二天早列车到达郑州站后,我们所乘的那节硬卧车厢停下来单个靠边站了。由于停车而没了震动,睡觉特安稳,一直到天亮了,我起来方便,才发现怎么硬卧车厢单节靠边停住不动了。我赶紧把情况汇报给马营长,全车厢人员听了都愣住了:这是怎么回事?当时,几位首长立即与郑州站联系,才知道,这节硬卧车厢是郑州局向北京铁路局临时借用的,只能在石家庄站到郑州站区段用。因两铁路局之间没有交接清楚,他们也不看看车厢内是否有人,就在郑州站将这节硬卧车厢解下靠边站了。
出现这么大的事故,车上又拉着执行军事任务的解放军,郑州站也十分着急,说:你们提要求吧!
当时记得我们提了四条意见:
1.立即通知“总后有关部门”;答:可以。
2.另一半人员到达什么地方?答:到三门峡西站。
3.要求想办法追上前面部队。车站答:不可能。
4.能否同前面部队取得联系?车站答:可以。
我们就在车厢上静等消息。
后来听前方部队说:乘坐的火车刚进三门峡西站就听到广播,某某部队领导到车站值班室接电话,前方才知,硬卧车厢还在郑州站。
经过部队和郑州站协商,铁路部门调度协调郑、京客运,最终在北京到兰州的特快列车后面专门加挂了一节硬坐车厢,到郑州站接我们上车。当天晚上9时左右全体人员终于在咸阳“会师”。
郑明森
2018年1月26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