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我的连长“弓三仁”
206团原五连连长弓三仁离开我们已经三十多年了,但他的音容笑貌仍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1977年的春天,新兵连新训结束了,我被分配到了二营五连一排一班。新兵来到了老连队,就像一个离开娘多日的孩儿,一下子回到了自己的家门,看到了爸爸妈妈和兄弟姐妹,那种心情,可别提多高兴了。
每个当兵的人都要经过新兵连的磨砺,对新训生活都是记忆深刻的。年少从军,离开自己的亲爹娘,别离自己熟悉的家乡,突然开始了一种新的生活,那种心灵的转变是艰难和痛苦的。再加上军事训练紧张,吃不好,睡不好,每个人都急切地盼望旱日下到老连队。
我有个感受和比喻可能不恰当:连长好似父亲、指导员好似母亲、战友就是兄弟姐妹。一个新兵来到了老连队,耳闻目睹都是新鲜的、惊奇的和神秘的。
到五连报到是个早晨,点名分班一结束,我便像明星般地被老战友士们簇拥着来到班里。在这一天的时间里,班长、班副和老战士,一刻也不会让你闲着,讲这讲那。我理解他们的用意,那是恨不能一下子让你彻底了解连队的历史,盼你成为一个自己连队的合格士兵。
有人说刚才点名分兵的就是刘志应指导员,我问:“连长呢?”旁人说去团部开会了,又有人说连长呀,大高个,长得帅,在咱团那可是个英勇的连长!此时,一个神秘连长的身影印在我的心中。
第二天早晨,起床号响过,全连集合出早操。果然,一个身材高大的军人在连队操场走动,一会儿“值日官”整队完毕,转身朝他跑去:“报告连长,队伍整理完毕,请指示!”哇!这就是连长。我稍一走神,“立正!”嘿,这一声口令,好似天边传来的一声响雷,吓得我浑身一哆嗦,心想这连长够凶的了。从此,我与连长结下了不解之缘哪!
对连长的了解和认识一点点加深,这是一个什么样的领导?随着接触的增多,印象也逐步全面。他身高一米八零开外,白白的脸,两只眼睛炯炯有神,说话声音洪亮,身板笔直,走路姿势端庄正派,可以说一看就是个标准的军人。
弓连长确实是个连队的带头人,不论是军事训练,还是施工劳动,样样走在前列。听老兵们说,一次连长和士兵一同劳动,由于忘我的干活儿,不小心掉进输送砂子的漏斗之中,被砂子埋上全身十几分钟,后经全体战士奋力抢救,才脱离险境,他就是这样一个英勇的连长。
1978年的春天,我们五连十几个人从北京学习建筑技术回到连队,我当二班副班长,也算是个有技术的人。我带领全班保质保量完成许多任务,连长也由此看重我,有几次单独找我谈话,征求施工意见。记得有次周日休息,他走到我班,叫上我跟他查看工程情况,问了我很多问题。事后,我一想心里就暖暖的,连长不耻下问,能看上一个两年小兵,这分明是领导对自己的器重呀!
1978年末,我们五连一排奉命调出,组建二营新六连,弓连长也荣升新三营副营长,从此与连长一别两年。1980年末新六连解散,此时,弓三仁已晋升新三营营长,又是他亲自到团部点名把我要到新三营九连。新九连与营部紧挨着,我时常去看望老连长,我有啥心里话都对他说;他也无微不至关怀我,问我有没有对象了、想不想当“志愿兵”、家里的父母怎么样了等等。我真是很感激啊!果真,当我求他能否给连里说说批个假,让我回家看对象时,他爽快地答应了,实现了我的愿望。
我与连长个人情缘,虽然不是那么的情深似海的,但始终难以忘记他对我的教导。我觉得他作为一个连长,就像个领导的样,不论是作风、能力和人品,都能让士兵佩服。如今,习总书记强调各级干部要“勇于担当”,我认为当时老连长就是一个能担当的人。在他手下当兵,不但工作顺心,更重要的是,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军人的品性,让我学会了做人,使我懂得了怎样成长为一名真正的军人。从此,我有了军人的气质、作风、意志和品德,这是任何地方找不到的,用多少金钱买不来的,是我一生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
2017年3月3l日于集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