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团长在生产基地
双击此处添加文字
赵德发
    生产連在安徽省含山县铜城闸三墩村,耕种二百多亩地,以种水稻为主,养猪,养鸭,水牛。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比较困难時期细粮百分之三十五,粗粮百分之六十五,工程時间紧任务大,团里急需补充细粮。
生产連所收的大米,鸭蛋,猪肉供团改善伙食。
    生产連种水稻非同小可,程序是:非常原始的犁田,整地用小船(俗称叫划子)将高处泥土运往低处,耙平,育秧,插秧,田间管理,割稻,打稻,翻晒,碾米十余个环节。
    那时候没有机械,完全是手工作业,人拉肩扛。打稻时,一个大木桶放在稻田,抓一把稻杆在木桶边甩,装满萝框用扁担挑到营房晒谷埸上。稻田梗只有五十公分宽,空人行走不小心掉在水田,然而罗全全战友肩挑二百余斤水稻从田梗行走,简直和踩钢絲一般,日积月累罗全全战友患[腰椎间盘突出]住进一O六野战医院进行手术治疗。
   1967年刘铁流团长來生产連指导工作,在回太原時间,上火車一脚踩空将腿膝盖骨碰裂也住进合肥市一0六野战医院。
    无巧不成书,刘团长和罗全全住在一间病房,刘团长在精神上鼓励,物质上帮助,联系院领导给罗全全最佳治疗方案,他以首长和长辈的身份对罗全全无微不致的关怀,真是,官爱兵,官兵一家亲。
刘团长在养伤期间罗全全战友象照顾父辈一样关心照顾刘团长,打饭送水,洗脸洗脚,在住院期间两人结下深厚情谊,成为一段佳话。
    他俩出院后刘团长经常与罗全全联系询问他的病情。直至罗全全退伍离开部队的几天后,刘团长还打來电话询问罗全全的情况。
    几十年过去了,刘团长,罗全全己成故人,回想起军营生活无比感概,官兵亲如兄弟。 
                     2020.12.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