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梅花
    我喜欢拥抱大自然,当然也就喜欢养花种草,更喜欢为各种花卉拍照。闲暇时,从电脑或手机图库中找出拍的花卉图片来欣赏。这也是我退休后的一大休闲乐趣。
    2018年清明节,我去登济南千佛山南面的佛慧山,到山顶的开元寺遗址游玩。回程时从开元寺遗址山谷下山,当下到开元寺遗址下面的第一座牌楼时,发现牌楼西侧一边不太陡峭的山崖上有一丛野生的灌木,上面开满洁白小花,近看时,那一朵朵如满天星般的纯白小花,每朵小花有五片花瓣,中间伸出黄白色花芯,煞是素洁淡雅。在这早春的山谷里,也算是较早开花报春的花卉了。正好我带着相机,就爬上石崖去近距离拍那小花。可我不知道那野花的名字,问路边游人,也都不知道。那花很漂亮,可弄不清花的名字,让我有点遗憾。只好悻悻地离开。
    第二年(2019年)清明节,我想起了佛慧山谷那丛开满洁白花朵的灌木。决定再去 登佛慧山,进一步观察、欣赏它。兴许会遇上行家告诉我那野花的名字。
        这次,我“轻车简行”,没带相机。快到开元寺遗址第一座牌楼时,老远就看到石崖上那丛野花又盛开了,我喜不自禁。心想,这野花生命力也够顽强的。它的根是横向扎在石缝里的,那山崖石缝里土壤极少,而又干旱,冬天山谷里山风凛冽,光照时间又少,气候恶劣严寒,它竟顽强地生存下来,年年按时在清明节开花,好像特意迎接前来登山踏青的游人。我就生发了拔棵有根的小枝条回家养养,看能否生根发芽的想法。我在花丛根部细心寻觅,看能否寻到一棵小苗。还真的从那花丛根部石缝里拔出了一小段也就十多厘米长的枝条,那枝条上还带着些许细小的毛根,只是没有叶子,光秃秃的,不知拔的是不是那个品种。管他呢,回去养养看再说。为防止根部风干脱水,我用一个小塑料袋把它包好,带回家中。把它栽到一个大花盆里,浇上水,放在室外背阴处,静等它复活发芽。
    半个月后,那枝条冒出新芽来,说明已经成活。翠绿的新叶也如原株那样呈椭圆形、边缘锯齿状。这会儿我心里踏实了,坚信是那品种无疑。根据它原来生长的环境,知道它是耐寒、耐旱、不怕土壤贫瘠的花草。我从2019年清明节栽种开始,粗放管理,任它在室外经受日晒雨淋,酷暑严寒。冬天就放在院子里,也不往室内搬,让它经受风雪严寒。经过一冬天的“休眠”,第二年初春,它开始发出新的枝条。我就勤给它修剪,及时掐掉新枝的顶芽,让留下的对生的叶芽又生出一对对新芽。
经过三年的栽培,今年清明节前,我惊喜地发现,它那众多枝条的顶端都生出许多绿白色的小花蕾。让我喜出望外,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到了清明节,那花丛上的花蕾都争先恐后的如期开放了。高兴得我赶快用手机为它们拍照留念。住在我楼下的邻居丛老弟也拿出手机凑过来为花拍照。
    他还问我:你养的这是什么花?我说:我还真不知道是什么花呢,几年前从山沟里拔回来的野花。他即刻把刚拍下的照片上网一搜,告诉我:这花叫“山梅花”。他还让我看他手机里搜出的图片和名称,真的是“山梅花”!长见识了,以往我在千佛山见过山桃、山杏、山菊花,活这大年纪,还是头一回见识了山梅花。我心里豁然亮堂了,高兴得不知说什么好,真感激这位邻居老弟!是他给我一下解开了三年来对这山野花儿“身份”的谜团,结束了我几年来养花却不知花名的尴尬。
    我忙问,你是怎么一下查到的?他说:我在手机上下载了一个专门查询花卉知识的软件,遇到不熟悉的花卉,只要把它的花朵和枝叶发上去比对,软件就会准确地给出相应图片和名称以及种属、习性的答案。真是太好了,我请他把那软件通过微信转发给我,他欣然同意。
    啊!山梅花,我由衷地赞美你那纯朴无华的花姿和不畏艰难困苦的顽强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