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国防建设积极做贡献

197012月,我从山西乡宁参军当兵。经过在辽宁省凌源县前进公社后石门沟两个月的短暂军事训练后,我被分配到总后工建206团,成为在河南省灵宝县城烟沟八道河单独执行任务的五连的一名工程兵战士。

如今,五十年过去了。可当年在206团战斗生活的情景,一幕幕、一件件,时常浮现眼前、萦绕心间,让我终身难忘。

当兵人视死如归

我们五连在河南是配合“国防科工委823部队”搞战备工程和基建施工任务的。

1971年初,我们新兵刚分到老连队,就赶上了正在进行中的109#洞混凝土被覆浇灌任务。4145工程指挥部的要求是,上半年必须完成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全连除管理机械修理排配合作业外,其他三个排三班倒24小时轮流上班施工。由于连队营房在城烟沟八道河,距109#工地比较远,各排每天上下班都由工程指挥部派大车接送,没车接送时,大家就要自带劳动工具步行上下班。

当时,我被分到三排九班,九班是做混凝土被覆立柱模型的木工班,专门配合其他班完成混凝土被覆任务。一次上夜班,班长朱浩东安排老兵张明臣和我在109#洞配合一排搞混凝土被覆浇灌。夜间快12点时,洞顶石头突然塌方压到混凝土工架模型上,瞬间工架倾斜,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如果工架倒下延误工期事小,更重要的是下面几十个人的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后果不堪设想。

千钧一发之际,一班长赵俊海不顾个人安危第一个冲上去用身体抵住工架,紧随其后全班战士也立刻冲了上去。紧接着,在场的一排战士在排长卢应全、副排长王风安的带领指挥下,死死抗住工架模型。就这样,一场事故避免发生,保证了全排战士的生命安全和施工任务的正常进行。

人们都说,当兵人不怕死,视死如归。在没有接触到真人真事之前,我想这只是说说而已,生命只有一次,何人不珍惜?但是通过这件事以及随后的一系列事情:206团年四旺在火车轨道上搬石头救人;陈文秀在施工中一只眼睛被炮炸伤,仍然坚持战斗;五连三排长郑观营、五排长马掌录坚持刻苦学习,积极带头在国防战备施工中做贡献的典型事例等等,让我真正认识到当兵人是名副其实的不怕死。在国家利益受到危害之时,在同志和战友的生命受到威胁之时,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将生死置之度外。

架好国防通信线路

1973年上半年前,五连先后完成城烟沟109#洞工程被覆任务、梁村豫西基建工程任务,下半年又接受了一项从灵宝到洛阳连接北京总参的军用通信线路工程任务。4145工程指挥部要求三个月完成施工,为国庆24周年献礼。

我们五连主要承担从灵宝经卢氏、故县、螺河到洛阳段的架设线路任务,整个架设工程都是在崇山峻岭、山间河道中进行。全连干部和战士每天分布在各作业施工点,有的打眼放炮挖坑,有的抬电杆、背地茅往山上送,有的搞测量,有的爬上电杆在空中架线安装,每天吃野炊拉练饭,住流动帐篷。在环境条件差、工作任务重的情况下,为了能早日完成架线任务,全连团结一心,抢时间、抓进度,不怕苦、不怕累。

连长弓三仁在工作中处处以身作则,模范带头,哪里有重活哪里就有弓连长的身影。从山下往山上抬电杆、背地茅是最重的活,连长就带头和战士们一起往山上抬、往山上背。山西71年兵乔满法,总是脏活和重活抢着干。地茅一个重80斤,大家每次背一个上山都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可乔满法每次都背两个上山,累得都吐血了还不肯休息。在他们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下,全连拧成一股绳,发扬吃苦耐劳的战斗精神,齐心合力加油干,在国庆节24周年前夕,提前成功架通了从灵宝到洛阳和连接北京总参的国防军用通信线路。

在完成工程任务的总结表彰大会上,工程指挥部领导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了五连是一支能吃苦、能战斗、敢打硬仗、能完成艰难险阻任务的光荣连队,并对五连集体和先进个人都进行了表彰。

一支特别能战斗的小分队

五连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在转战河南、灵宝完成国防科委823部队的各项战备施工任务后,于1974年上半年奉命调回206团在辽宁凌源刀尔登的工程所在地。

从河南调回到辽宁后,团党委下达的施工任务是,配合其他掘进、被覆连队干工程后勤保障服务,即:修工程运输铁路,卸火车皮(卸水泥、石子、砂、钢材),打预制块,进山洞给安装油罐除锈、刷油漆等。总之,就是啥活都干,哪里需要就到哪里,工程任务很艰巨,工作既苦又累。

卸火车皮是连队除正常上班施工以外的工作。五连营房住在刀尔登向东化工厂沟口,距离火车站卸料厂很近,车皮只要一进站(一般都是深更半夜来),大家立马起床集合穿上工作服就去卸车。连长弓三仁、一排副排长任春峰,都是干活不要命的人,劳累成腰肌劳损了,还是拼命忘我地干。在他们的模范作用带动下,五连不管到哪里,不论干什么工作,大家都能齐心协力把任务完成好。

1977年初,五连奉命到河北承德潘家沟修建总后干部休养所,根据任务安排,干休所领导要求三年全部完工交付使用。但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只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全部完成了基建工程任务。之后又于1979年上半年从承德返回辽宁建平,和八连共同参加了206团团部机关大楼和家属房的基建施工任务。

综上所述,五连这支小分队转战南北,在外单独执行任务多年,不论到哪里都能保证圆满完成团党委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这主要得益于党支部的有力领导,充分发挥和调动了干部和战士的积极性。

我在五连当兵十年,先后经过三任连长(杨步云、弓三仁、赵双根)和三任指导员(王满达、刘志英、赵勤山),在大家的关心和帮助下,我从战士先后提升为班长、副排长、司务长,1980年底调到黑龙江嫩江朝阳山三营(部)当管理员、财务助理(会计)等职,从一名战士逐步成长为一名干部。为此,我在这里向各位老首长和战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部队生活是我最重要的人生经历,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何时何地,难忘部队生活,难忘206团,难忘五连!

 

 

 

 个人简历

许林甲,195311月出生,山西省乡宁县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197012月入伍,参军后在总后206团(5913部队)二营五连,历任战士、副班长、班长、副排长、代理排长、司务长。198011月调三营先后任管理员、财务会计。1982206团(81898部队)撤编后调沈后第四分部234医院任财务会计。1986年调回乡宁县武装部,在武装部移交地方期间,先后任参谋、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机关党支部书记等职。1996年武装部收归部队编制后任后勤科长、机关党支部书记、中校军衔。1998年转业中国人民银行乡宁支行正行级待遇。2013年退休。

           

照片单发。

 

通讯地址:山西省乡宁县城区幸福小区二区10号楼4单元202

手机:13111276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