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点与生日有关的事

        外面新冠肺炎奥密克戎病毒还在肆虐。中国政府和人民,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经历了三年多艰难的抗疫战斗。现在,终于迎来了社会面放开管控、实行乙类乙管措施,已经看到战胜疫情的曙光了。
        我,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响应政府号召,为做好抗疫避灾,已经宅在家里不出门两个多月了。白天,除了看看电视,了解一下国际、国内大事和喜欢的有趣节目,就是打发吃、喝、拉、撒、卧床休息这些琐事。不外出,活动量少了。但脑细胞还活跃,不断有思绪翻滚腾涌而来。不想让这些宝贵的过往趣事轻易流逝,躺着时,趁脑供血相对充足,思路也清晰,就用手机编辑整理出来,让这人生记忆中的真实故事,给自己解闷,也分享给亲朋好友。在这新冠肺炎疫情非常时期,我们一起打发这憋闷无聊的日子。
        今天是2023年元旦,进入新的一年了,再有9天,我也迎来了78周岁生日。向来不看重过生日,年轻时,在军旅,过着紧张的部队集体生活,哪顾得上记起自己的生日?再者了,生日是自己的私事,只好大公无私了。
        说起生日,有句俗话;“孩儿的生日,是娘的苦日”。对于天下母亲们来说,生育,即是“天命难违”的义务,又是责无旁贷的责任。可每次面临分娩,都如过一道“鬼门关”。那是十分痛苦,甚至会付出生命代价的。比如我母亲,原本姊妹三个,解放前,她的一个姐姐、一个妹妹,都是在20岁时做月子生第一胎,因难产或是产程感染而丢了年轻的性命。亏的我母亲命大,20岁出嫁,一连生了八个男孩,好在都是顺产。十月怀胎,本来就不易,连生八个孩子,那得经历八次痛苦和风险。每当想到这些,我从心里真是感恩母亲的伟大,也感念父母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艰难和不易。
        今天是农历壬寅年腊月初十,公历2023年1月1日(元旦)。再过21天,1月22日,就是农历葵卯年正月初一(春节)。卯兔年出生的人,属相都是“兔”,我母亲就属兔,生于公历1903年(农历也是葵卯年)。算起来,过了这个春节,母亲诞辰即是120周年了。岁月蹉跎,过去了两个甲子年了。我只能在心底默默祭奠母亲老人家。
        母亲在世时,从未过过生日,只说过她属兔,至于具体生日没说过。我们家也没有过生日的习惯,所以,母亲的具体出生月日也就没人记得。
       我是母亲生的最后一个“老生子”。怀我时已经42岁,一开始老是觉得胃口不好,闻到邪味就哇哇呕吐,没敢往怀孩子这事上想。自己去一位老中医那里“看病”,自诉“病症”后,老先生给她仔细把了脉,告诉她是“有喜了”,“害口”属于正常现象,过些日子会自然好的。母亲半信半疑,说:我都这年纪了,还能再生?老先生说:你的妊娠脉相十分明显,不会有错!四十多岁属于大龄孕妇,回去注意保胎。
        既来之,则安之,只能顺其自然了。母亲唯一希望,这次能生个女孩。十月怀胎,“瓜熟蹄落”,当接生婆把刚出生的我抱给娘看,并说:恭喜你家人丁兴旺,又生了个“带把的”。母亲就有点失望,说:真主怎么不赐给俺个女孩?遗憾归遗憾,母子平安就好,我的降生,娘的生育史总算画上了句号。
        娘是个性格开朗、好说好笑的人,说我就像是老瓜蔓上结的最后一个“拔蔓子”瓜。这是娘的一种幽默风趣。谁能想到我这不起眼的“老倭瓜”,长大后多少还给爹娘争了点气。我从小就乖,听话。上学读书学习成绩好,守纪律,尊敬老师,团结同学,是个好学生;离家当兵后进步也快,入了党、提了干,还混了个小小的“陆军军官”,一点也没让父母操心牵挂。感恩父母,给了我生命,让我平安健康的来到世上。
       我18岁当兵,在部队服役20年,艰苦的环境,摸爬滚打的军旅生涯,锻炼了我的顽强意志和健康体魄。我热爱军队生活,原打算要在部队干一辈子的。但个人的良好愿望会受客观因素的影响。随着入伍年限的增长和职务的升迁,我已具备家属随军的条件。可我“那口子”不愿带着俩孩子从省城随军去青藏高原。与她商量过多次,她铁了心的不愿意。因为她曾带着孩子由济南千里迢迢去过青藏高原我所在部队探亲,那里环境与生活的艰苦,她是亲眼目睹和体验过了。她有她的想法,也有他的道理。我心里虽然矛盾、纠结,不得已,还是无奈妥协了。要求转业回到内地,结束了两地分居的生活。“甘蔗没有两头甜”,人生,总是会有不称心的遗憾,既然选择了,就不后悔。我认了。
        作为退役军人、企业退休老人,晚年,什么也想开了,不去和别人攀比,面对现实,知足常乐,是最好的人生态度;对生老病死,我心坦然,尊重自然规律;对健康长寿,没有过分奢望。只要能生活自理,就好好的活,能活到八十岁 ,做个耄耋老人,就知足了。别的,想多了也没用。
(黎明 2023年元旦)